
莫言騏驥筆墨狂
丹青揮毫馬無疆
草原風情創(chuàng)新意
駿翔騰飛花草香
七月,青城,內蒙古展覽館“蒙古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”現場,書畫家朱家騏先生揮毫潑墨,即興創(chuàng)作“蒙古馬”詩,為“蒙古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”獻禮。
“我的名字叫朱家騏,‘騏’字就是馬的意思,象征著人要老驥伏櫪、志在千里”。朱家騏自我介紹說,“蒙古馬有吃苦耐勞、一往無前的精神。而要畫出這種精神,首先要了解馬的生活習性,沒有與馬生活的經歷是很難傳神地表現出來”。
朱家騏出生于1949年,國家一級書畫師,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副會長。14歲開始學習中國書畫,幾十年來,他一直堅持不懈地鉆研怎樣運用國畫的不同技法,來表現草原文化與蒙古馬的精神。
朱家騏每年夏季都會在草原上寫生、拍照,與牧馬人同吃同住,他認真研究蒙古馬的肢體結構,認真觀察馬的生活習性和深入理解馬與人的情感交流。敕勒川的遼闊,陰山的曠遠,都給了朱家騏許多的靈感,他筆下的馬威武、健美,生動傳神,形態(tài)逼真。
五十多年的畫馬經歷,朱家騏創(chuàng)作了上萬幅蒙古馬畫作,積累了豐富的蒙古馬速寫素材,他鉆研學習古今畫馬大師的筆墨技巧,又融合現代大家的流派,從而形成他自己畫馬的獨特風格。
除此之外,朱家騏通過畫蒙古馬的局部來完成更深層次的思想意境 。單就馬頭來說,就畫了數本畫冊,當你面對那么多蒙古馬頭部特寫時,仿佛在與它們真實的交流。他試圖把蒙古馬的形態(tài)多樣化,豐富化,由馬的外部形體逐漸走向馬的內心世界,塑造了有思想有感情的蒙古馬形象 。
不間斷的習練,朱家騏總結出了豐富的繪畫經驗。他畫的蒙古馬造型精準 ,氣韻生動,布局合理,用筆嫻熟自如。他的多幅作品被國內外著名人士收藏。
責任編輯:李斌